继荔枝后,增城又一“宝藏”农产品入选“国字号”名单!
5月29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公示了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拟将北京怀柔板栗栽培系统等50项传统农业系统列入第七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候选项目名单。其中,广东增城丝苗米文化系统名列其中。这也是继增城荔枝之后,我区第二项农产品(第二个农业生产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资料图】
广东增城丝苗米文化系统是以稻作文化为重点、内涵特别丰富且极具南亚带地域特色的农业生产系统,其保存至今的稻作农业遗址、稻米品种(种质资源)、栽培制度、管理技术、轮作间作技术以及相关民俗活动等丰厚遗产事项,为当今中国稻作类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参考和产业发展样板。
增城丝苗米
增城丝苗米是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籼稻优质大米,外观长粒形,细长苗条,晶莹如玉,米泛丝光,玻璃质;直链淀粉含量中等,质地软硬适中,米饭绵软可口,具有清新香味,口感佳,饭粒条状而不烂,素有“米中碧玉”“饭中佳品”等美誉。
增城丝苗米原产于增城白水山栖云寺旧址,栽培历史超500年。多年来,增城农科人员一直深耕增城丝苗米品种改良选育工作,累计育成野澳丝苗、桂野丝苗、增野丝苗等30多个优质增城丝苗米品种,香丝苗、增科新选丝苗1号等特优丝苗米品种。
2018年以来,增城通过深入挖掘增城丝苗米产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强化对现代农业要素的集聚能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增强对农户的辐射带动,高度重视增城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并于2020年6月被列入广东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
2022年,产业园辐射带动农户数2600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48元,高于全区农民平均收入15.1%。目前,增城丝苗米种植规模达14.47万亩,年产量5.17万吨(居广州首位),产值近1.85亿元。
多年来
增城丝苗米获得
多项国家、省市级别的荣誉
增城丝苗米是广州市首个、全国最早的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先后获得香港亚洲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食品、保健品、厨具展览会”食品类金奖、中国第二届和第四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首届全国优质稻(籼稻) 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第十九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丝苗米之乡”等殊荣。
2016年,广东增城稻作文化系统成功入选全国农业文化遗产普查名录。
增城将借助
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候选项目名单的契机
全力做好
广东增城丝苗米文化系统保护和传承
来源: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刘玉娴
编辑:刘樱洁
责编:陈婕妮、林汝嫦
审核:朱卓东、张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