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朱宁
【资料图】
“截至7月底,保供省内电厂电煤312.86万吨,完成长协合同约定任务量的100%”,在迎峰度夏和“迎大运·保安全”的关键时期,川煤集团坚决扛起电煤保供“兜底”职能。
记者了解到,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川煤集团以践行“浦江经验”,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在服务群众所需、聚力稳产保供、推动企业发展上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电煤保供
在稳产保供上着力
聚焦聚力强保障
川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昌润表示,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电煤保供指示精神,按照国资委要求,成立了电煤保供专班,倒排目标任务、科学安全稳产、精准调运调度,在全力提高增长协电煤履约率的同时,加大市场煤保供力度,最大限度发挥省内电煤兜底保障职能。
“增扩攀枝花片区保供金堂电厂、达州片区保供循环流电厂等保供通路,为精准保供、重点保供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紧急时刻电煤保供有通路、能应急。”川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川煤集团精心组织煤炭生产,着重推进煤矿“五化”融合、采掘“双达标”、生产预控管理、强掘补欠和热备工作面建设等工作,金刚、太平、龙滩等五对矿井通过国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验收;斌郎N-1211、石洞沟31111、叙永1545等智能化综采面已发挥正常效果,确保矿井均衡有序弹性稳产达产和安全生产。
记者了解到,川煤集团旗下恒升勘设公司立足“走出去”和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通过反复试验论证,在国家重点工程渝昆高铁昭通隧道中,攻克“千米级埋深、极难抽粉状煤层群快速消突”罕见难题。
从数据来说,1-6月,川煤集团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有序,生产原混煤、精煤较上年同期分别增加24.93万吨、6.61万吨,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同比上升2.27亿元、4633万元,完成了阶段性经营目标,为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奠定扎实基础。
绿水洞煤矿何模洪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
“问题清单”
变为了“成果清单”
川煤集团完成预定目标的背后,是川煤集团践行“浦江经验”,着力打通服务员工“最后一公里”,解决员工“急难愁盼”问题的一个生动缩影。
川煤集团下属绿水洞煤矿何模洪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始建于2008年,曾获得国家、省级多项荣誉,但随着时间推移,该实验室目前房屋较为陈旧,现已不能满足创新工作的功能需求。今年6月,绿水洞煤矿党委在上级组织的支持帮助下,挤出30余万元资金,历时一个月对何模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进行搬迁改造,现已基本满足了学习观摩和创新研究的二合一功能。
“新建的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不仅为职工们在一起集中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提供全新的阵地,还为矿井开展新的科技创新工作,促进矿井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川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王昌润介绍到,川煤集团实行“台账式管理、清单式销号”方式,明确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时限和标准,确保完成一个销号一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川煤集团‘我为群众办实事’列出了43项清单,现在已办理销号32项在‘清仓见底’的同时,也将‘问题清单’变为了‘成果清单’”。王昌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