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年来,剑河县妇联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当好易地搬迁妇女的“娘家人”。创新落实“五抓”建“五家”工作举措,全面做好搬迁群众服务工作,让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安全感更有保障。
抓组织,用心建好“妇女之家”。为提高服务搬迁妇女能力,按照“群众搬到哪里,妇联组织就建到哪里”的原则,持续强化政治功能,突出党建带妇建,用心打造“妇女之家”活动阵地3个,实现易搬社区妇联组织全覆盖。以“街道妇联+搬迁社区妇联+驻村工作队”为架构,组织社区妇联主席、副主席、执委及有志愿精神妇女组成3支巾帼志愿服务队,担负起教育引领、团结凝聚、联系服务搬迁妇女群众的工作,让“妇女之家”真正成为搬迁妇女的“娘家人”。
抓思想,用情建好“奋进之家”。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的关怀关爱送到广大妇女群众中,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喻户晓,县妇联联合县总工会、团县委等群团组织,在春节、五一、六一、中秋等重大节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引导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在搬迁群众中开展“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好爸爸、好妈妈、好孩子”的评选工作,大力宣传巾帼致富带头人事迹,激发搬迁群众爱国情怀和奋进力量,正确引导妇女群众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形成人人奋进的良好氛围。
抓就业,用智建好“幸福之家”。为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按照“精准定位、按需培训、分类就业”的思路,以“锦绣计划”、家政培训等为抓手,持续开展易搬社区妇女致富技能培训,帮助搬迁妇女掌握实用技能。深化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和“科技创新巾帼行动”,积极孵化家政品牌、巧手致富基地和刺绣工坊,帮助企业做大做强,促进易搬社区妇女就业创业创收。
抓关怀,用爱建好“温暖之家”。以“妇女之家”“家庭教育指导站”为桥梁,通过开展普法主题系列活动,宣传保护妇女儿童保障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信访窗口,积极处置、化解邻里纠纷、家暴等矛盾,及时解答来访妇女群众的维权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建立易搬社区特殊重点人群台账,建立健全走访慰问机制,给易搬社区群众送去党的慰问与关怀。2022年以来,共开展慰问6次,走访慰问140余人,共发放慰问资金7000元,慰问物资价值13000余元。
抓素质,用德建好“文明之家”。以“妇女之家”“儿童之家”“新市民·追梦桥”等活动阵地,开展家庭家教家风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县总工会、团县委等部门到移民社区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小桔灯”亲子共读、“端午包粽子”“喜迎新春·快乐包饺子”等活动,让搬迁群众在活动中享受美好生活。同时,利用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四德”宣传教育活动20余次,通过发放宣传单、粘贴海报、指导制定区规民约等方式,教育引导群众破除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陈规陋习,积极倡导文明新风尚,深入推进文明家庭创建。
来源 剑河组工
编辑 杨胜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