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开始,我国要开始实施新的《征兵工作条例》,说明人民解放军的备战工作已经进入到实战准备阶段。而且我军派出了一批军官赴俄罗斯培训学习,我想这也在汲取俄军的实战经验,为下一步的军事准备打基础。
(资料图片)
美国不断玩火,打台湾牌,台独势力最近也比较活跃。前一段,美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和蔡英文会面,东部战区组织联合军演,震慑台独。风波还没有彻底平息,又传出来新的炸锅消息,美军方面派出100多名教官到台湾岛训练台军。还有声音说,台湾地区将派人参加今年11月在美国举办的APEC非正式会议,另根据相关消息报道,美军很有可能邀请台湾地区海军参加2024年的太平洋军演。
如果这一系列事情持续发生,台海局势真有可能走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程度。
俗话说得好,备战方能制止战争。我们只有放弃幻想做好打仗准备,才有可能迎来和平。
近年来,我军武器装备发展迅速可以说日新月异,先进的装备会带来战斗力的大幅提升,但从俄乌冲突的战场经验来看,人依然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那么,我们就需要做好战时兵员的征召和国防动员应急预案。而5月1日即将开始实施的新的《征兵工作条例》,就是解放军应对台海之战,做好战时征兵工作的最好体现。新的《征兵工作条例》有几个亮点,最重要的就是国防动员从过去的“堆人数”,向重视质量实现了转变。
第一,重视高素质兵源。过去从革命战争到抗美援朝,更重视身体素质,训练好枪支操作、刺杀和土木工程,就能直接上战场。当时,我们绝大部分是步兵。其他军兵种很少,像空军就那么几架飞机,炮兵、坦克兵等数量也不多。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开始建设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军队,部队才开始扫盲识字的工作。
时至今日,战争形态发生多次演变。信息化战争要求我们的军人不光简单的操作武器,对于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各种装备更新很快,不但要熟练掌握,还要了解其中原理。现代战争不是一人一把枪能决定战局的时代,需要诸军兵种协同配合,要求作战人员具备较高的战术素养。所以,这次的《征兵工作条例》的兵员征集重点放在了大学生身上。
第二,明确退役士兵可以再次入伍。一些退役老兵是部队的宝贵财富,他们经过系统训练,熟悉军营生活、有着一定战术基础。
如果退役老兵能再次入伍,身体条件没问题的话,他们进入状态将更加迅速。
这次《征兵工作条例》明确规定,符合条件的退伍老兵入伍后可以进入其原先所在的部队或同类型专业从事熟悉的工作。这就在根本上保证了部队战斗力的稳定,不会因为老兵退伍,重要岗位的空缺而发生战斗力下滑。
第三,明确战时征兵对象,重点征集退伍老兵,这是和《预备役人员法》的衔接。
老版的《征兵工作条例》在战时征兵层面存在一些局限性,这个局限性说的是能根据需要,征召36岁到45岁的公民入伍。在过去的以步兵为主的战争时期,士兵训练相对简单,征召大龄青年入伍倒也算常见。比如二战苏军经过多次动员,已经开始让30多岁的没有军事经验的公民直接参军了。
但是,直接征召百姓参军打仗已经不适合现代化战争。历史上也有许多惨痛的实例。
淞沪会战期间,国民革命军的一些精锐部队抵抗日军伤亡惨重,当时的民国当局就从后方直接征召新兵,很多新兵没经过任何训练就直接上了前线,还没见到敌人就被日军的炮弹给炸死了。如果有基本的军事训练,让这些士兵懂得如何躲避敌人的炮弹,这种不必要的伤亡就不会发生。
现代的实例也摆在眼前。俄乌冲突乌克兰征召没经过训练的平民上战场当炮灰,俄罗斯方面做得倒还可以,征召预备役军人系统性训练再去上战场。我们这次派出几十名军官赴俄罗斯培训学习,我想不光是战术方面的,很可能还要了解战时的动员情况、兵员补充情况等等。
那么此次的《征兵工作条例》,取消了原来的征召36岁到45岁公民参军的规定,将战时征兵的重点集中在退役军人的,战时根据需要,重点征召退伍军人,回到原单位或者补充类似的岗位。而具体的战时征兵的工作,在《预备役人员法》中就有极其明确的规定。《征兵工作条例》和《预备役人员法》有效对接,让战时征兵从过去的人力密集型向质量密集型实现了转变。即便战时征兵,我们也应该重视军队的质量建设,而不是“堆人头”。
此外,陆军方面,我们的两栖作战旅,配备先进的15式坦克和05A两栖步兵战车。陆军加强无人机部队、空中突击旅、陆军航空兵打击力量的建设,炮兵火力更是得到了加强。
海军方面,多艘075两栖攻击舰服役,055大型驱逐舰的数量进一步增加,海军陆战队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更重要的是,海军扩充舰载机部队的规模,这是要做好外部势力干涉的应对。
空军方面,更是开足马力,各类先进军机不断装备部队,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台岛的战备警巡。
东部战区一次次的环台军演就是要做好随时能战的准备。不光是现役军人,刘参谋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早已做好若有战召必回的准备!我奉劝台独分子不要抱有幻想。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一定能完成。